关于见义勇为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9号)。
《民法典》中见义勇为的规定有哪些?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什么是见义勇为人员?
见义勇为人员指非因法定职责,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和抢险、救灾、救人,事迹突出的人员。
哪些行为可以确认为见义勇为
(一)主动同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二)主动同正在实施的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三)扭送在逃或者被通缉的罪犯、犯罪嫌疑人至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协助公安、司法机关将其抓获的;(四)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或者他人遇险时,抢险、救灾、救人的。
发现见义勇为行为向哪里举荐?
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政法委或县级见义勇为协会申请;行为人所在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人员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政法委或县级见义勇为协会举荐确认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奖励包括哪些内容?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包括:(一)授予荣誉称号;(二)颁发奖金;(三)其他奖励。
主办单位:中共琅琊区委政法委员会(琅琊区法学会) 地址:琅琊区西涧北路3219号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2173939 传真:0550-2173939
Email:lyqwzfw@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20103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