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2015年实施民生工程综述
2015年 ,明光市始终秉承“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理念,紧紧围绕提升民生这条主线,全力推进31项民生工程实施,突出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截至12月底,该市全年民生工程计划投入10.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37亿元,拨付10.37亿元。
实现学有所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52874人补助公用经费和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4082.16万元;为52874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资金636.89万元;为910人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108.9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12020平方米,补助资金614万元;发放中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778.12万元;解决了519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
实现劳有所得,推进困难人员就业。利用就业技能培训为2640人培训了岗位技能,开发公益性岗位358个,为55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稳定125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
实现病有所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累计受益166.89万人,补偿资金24946.24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有9038人次享受待遇,统筹基金共支付3626.3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惠及42808万人次,补助资金1268.27万元;1211名重大疾病患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支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690.61万元;为满足群众妇幼保健服务需求,为4410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38.6万元;免费婚前医学检查8190人,对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12.68万剂次;为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市已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42.64万份,共有69769例高血压,13412例糖尿病和61371名65岁以上老年人得到健康管理;2个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补助542.8万元;救治艾滋病病人35名,贫困结核病病人80名;为5459名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791.81万元,完成贫困白内障手术180例,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88例,为75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了药费补助84.16万元。
实现老有所养,提高社会救助力度。扩建敬老院2个,床位90张,为3506名五保老人发放资金1013万元,全市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共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61.16万元,高龄津贴562.79万元;为270名计划生育特扶助发放扶助资金85.92万元;为8.77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8813.72万元。
实现住有所居,解决群众住房难题。新增公共租赁住房92套,棚户区改造3038套已全面完工,基本建成3100套,分配入住451户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2043户棚户区改造住房;农村危房改造2700户,补助资金2565万元已打卡发放。
实现统筹兼顾,推动“三农”及其它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承保面积165.2万亩;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3435万元,解决6.8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年度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工9座,小型泵站更新改造2037千瓦,小型水闸加固新建完工5座,中小灌区改造完工3个,塘坝开挖完工1379面,河沟整治完工37条,末级渠系改造完工6万亩;6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完工;免费开放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在全市139个行政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政府采购农村演出139场,放映电影1690场,开展体育活动986场;完成农村危桥加固改造10座;为20526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补助资金5759.1万元;为302名孤儿及实事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230.58万元,社会救助生活无着人员1078名,救助资金93.58万元;到位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资金3949.9万元。
通过民生工程实施,该市6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达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经费逐年加大,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美好乡村建设使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百姓的幸福生活提档加速。
(明光市民生办 詹绍亮)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08289 传真:0550-3808289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20103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