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明光市从预算约束、支出管制、信息公开、通报预警、监督检查等方面,构建全方位、规范性、常态化的监管机制,着力加强“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截止2月底,会议费同比下降33.4%,“三公经费”下降8.5%,管控成效初显。
一是加强廉政思想教育,着力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规宣传、法制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现身说法,以案说法,注重从党员思想上筑牢防线,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节约观念和公仆意识,转变为官理念,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严以律己,恪尽职守,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二是完善内控制度,着力健全约束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三公经费”相关制度,落实厉行勤俭节约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措施,规范财务报销手续,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和陪客人数,加强因公出国(境)审批,精简会议活动,严控交通补助费发放范围,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志、统一费用的平台用车管理制度,加大公务卡结算力度,提高使用率,着力建立健全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约束机制。
三是加强单位预算管理,着力推行信息公开。“三公经费”支出细化到“科、目、项”上,预决算数据在部门门户网站和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同步公开,建立预算约束框架和公众参与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加大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按月对比分析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增减变化情况,实行预警提醒和定期通报制度,严格控制支出增长,着力推行信息公开网络化。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行政问责。强化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三公经费”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将“三公经费”管理工作情况列入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对违反规定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进行问责,视情扣减下年度单位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额度,确保“三公经费”管理取得实效。
(明光市财政局 蒋道勇)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08289 传真:0550-3808289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20103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