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建设更加稳定、和谐、有序的平安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省委组织部决定对2013至2016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我市共推荐5个先进集体、6名先进工作者候选对象。按照评选通知要求,现对5个先进集体、6名先进工作者候选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从2017年10月23日起至10月27日结束。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市评选推荐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电话:0550-3025740,传真:0550-3023080,来信请寄滁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邮编:239001)。
滁州市评选推荐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0月20日
先进集体候选对象
1.滁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滁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立足打防结合,固本强基、严管稳控、服务民生的基本要求,牢固梳理“四个意识”,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在全省实施“3+2”“一村一警”工作模式,并在全市完成了“3+2”协作联动机制的全覆盖;创新在全省实施城区派出所整合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区派出所。严打违法犯罪,三年时间共侦办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大要案35起,公安厅挂牌督办的大要案98起,其中2起案件先后被评为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及保护知识产权十大精品案例。不断完善各项治安管理,校园安保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代表安徽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危爆物品管理安全有序,连续实现三零工作目标。关注民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户籍制度改革,无户口人员清理,身份证异地办理、烟花爆竹限放等民生工作,户籍工作经验在全省专题会议上发言,经验被全省推广。坚持久久为功,稳步上进,三年来滁州治安管辖刑事案件打击绩效连续全省第一,黄赌警情、可防性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滁州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2.天长市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事迹简介略。
3.来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该县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每年多次会议研究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财政经费保障每年达446.5万元。创新建设基层基础,2014年全省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在来安县水口镇召开,受到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的肯定和称赞。中央政法委及贵州等省专门来进行调研。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有特色,2014年在滁州市率先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机制,近十年未发生案事件,受到省综治委通报表扬。国家司法部组织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研讨班专程来考察学习社区矫正工作。普法工作有成效,在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中央综治办、国家司法部、中国关工委授予来安县为“全国普法示范区”称号,授予水口中学等14所学校为“全国零犯罪学校”,县综治办副主任方金涛等7人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称号;在第三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中,来安县综治办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单位”。该县连续5年获“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2013年以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始终位于滁州市第一方阵,多次受到滁州市委、市政府表彰。
4.全椒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近年来,全椒县综治办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以平安创建为抓手,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社会矛盾预防化解能力,为社会稳定筑牢坚实防线。全椒县连续10年保持“平安县(市、区)”荣誉称号;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获得全市综治工作考评第一名;2015年、2016年获得全市综治工作考评第二名。2017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排名全省第3、全市第1。创新理念,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县矛盾调解中心,完善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24个,建立“警民联调室”12个和一批个性化、特色化调解室。
5.琅琊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2016年,琅琊区注重强化责任和措施落实,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多项工作跻身省市乃至全国先进行列。2013年,作为19个“ 社区矫正示范县(市、区)”之一被全省通报表彰。2014年,作为5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之一受到全省命名表彰。2014年10月,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市唯一,全省8个之一。综治工作在全市考评中连续多年保持前三名。2014年,获得全市第一并荣获“平安建设宣传先进县(市、区)”称号,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两项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主动作为依法禁止“三小车”客运工作成效明显,2015年4月,市委、市政府“三小车”专项整治总结表彰大会上,琅琊区1个标兵单位、2个先进集体和10个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牵头组织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喜获成功。
先进工作者候选人
1.王良仁,男,滁州市南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委主任。王良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履行各项职责。王良仁强力推动南谯区基层基础建设,区、镇、村三级全部建立综治中心并发挥作用,建立各类调解组织92个,调解员682名,建立“五老”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室、诉访联合调解室、镇村组三级联合调解室等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矛盾化解新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6%。成立群防群治组织176个,群防群治人员4325人,打击农村盗窃、赌博、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王良仁熟悉工作业务,积极投身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一线,亲自接访,解决黄泥丙肝事件等多起复杂疑难案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息访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南谯区社会大局稳定,综治工作一直保持先进行列,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连续四年获市评先进,其中2013年、2016年获全市第一;2016年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双提升”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综合排位全市第一;信访工作多次得到省、市肯定,2015年度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名列全市第二,2016年名列全市第一,2017年8月被评为全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2.陈松,男,滁州市维稳办专职副主任。在担任滁州市维稳办专职副主任期间,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落实中央、省关于新时期维稳工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牵头处置房地产纠纷、农民工讨薪等突出矛盾问题,研究制定滁州市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管理制度,有效化解管控涉稳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滁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备率逐年提升,指导开展滁州大唐火力电厂等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先后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活动和敏感期间的维稳工作,参与第五届、第六届农歌会维稳安保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机制,为保持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滁州市2016年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综治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3.张增光,男,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炉桥派出所教导员。 自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后始终坚守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在侦破命案积案工作中,他和队友们共抓获命案积案逃犯17人。在侦办“2016-133”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中,他与队友们共缴获毒品10.05公斤,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7人,其中四名主犯被一审判处死刑,斩断了由广东省通往安徽滁州及江苏南京的两条跨省贩毒通道。仅2016年,他和队员们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2人,破获侵财类案件380起。通过追赃,挽回群众损失300余万。用辛劳和汗水维护了一方平安,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多次受到县局嘉奖,2012年被滁州市公安局记三等功,2014年被评为滁州市禁毒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定远县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评为全省追逃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忠诚卫士”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4.王洪玉,男,天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仁和集镇原党委书记。在乡镇工作期间,王洪玉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同时,特别注重抓好本辖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一方稳定。创新实施“依法治镇与以德治镇行动计划”。按照就近、就亲、就便的原则,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与空巢老人结对关照的“1+X”模式,减少了空巢老人意外的发生。创新开展“四家四心”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15年6月被天长市委表彰为“天长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重视信访事项,关注网络舆情,总结建立了有人能调、有事能说、有章可循、有诉能回“四有四能”矛盾调解机制。牵头处理了天秦路改扩建、宿扬高速、高邮湖风电、福寿陵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化解疑难问题50余件,做到了“事要解决,人不离镇”。稳定促发展。多年来,仁和集镇未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治安事件,先后被命名表彰为“安徽省无邪教示范镇”、“安徽省信访三无乡镇”、“滁州市平安镇”、“滁州市无访镇”,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市一直稳居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四年位于全市前列,2015年、2016年分别取得全市综合考核第一、第二名。
5.杨支顺,男,滁州市公安局琅琊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始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考核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积极配合区综治办及其他职能部门,开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送医“绿色通道”,总结提炼出“建、管、帮、控”四项举措并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推行旅馆业“等级制”管理,为每个旅馆制作“积分等级公示牌”,提出并落实“民警包保责任制”、“勤查重处”机制。率先提出物流寄递业管理加装验示单制度,在去年的“G20”杭州峰会安保任务中被邮政管理部门采用,有效促进“三个100%制度”的落实。积极协调组建由社区、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在发案高的小区开展昼夜巡查,大大降低了辖区发案率,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护校安园工作中,积极推动政府出资为全区中小学校配备100余名专职保安、配齐8大类防护器材、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落实“一校一园一警”,筑牢了校园安全防护网。
6.石启迪,男,全椒县委政法委干部科科长、县综治办工作人员。工作以来,该同志勤学多思,经过不懈努力,逐步从一名综治新兵成长为县综治工作骨干力量,为全县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作出了贡献。他善作善为,深刻领会上级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铁路护路联防、物业小区治安防范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相关成员单位信息互通机制。深入村组调研,在全县开展“两中心、两站”提升行动,石沛镇黄栗树村被省综治委命名为“省级示范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他善于创新,进一步完善综治工作考评细则和奖惩办法,实行月汇报、季督查、半年点评、年底总考核综合评定制度。进一步细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进县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对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深入研究思考,探索出全椒“六镇模式”,并在全市推广。他注重舆论引导,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建立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在全县营造良好的平安建设宣传氛围,有效提升了综治工作知晓率和平安建设参与率,全椒县2017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指数98.12%,全省排名第3、全市第1。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