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基层风采>>正文内容

天长市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创新工作机制 整合信访力量

来源:安徽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9日 点击数: 2053

近日,天长市千秋街道安康小区临时党支部、物业管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召开联席会议,响应群众的呼声,专题研究如何科学规划、建设小区停车场,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诉求能够得到快速回应,得益于天长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访工作机制。该市将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方法引入信访工作,在创新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微网格”4级网络的基础上,采取“群众点单-村(社区)报单-镇(街道)跟单-机关部门接单-领导督单-群众评单”的方式,用心用力解决群众诉求。今年,该市又试点搭建“邻里夜话”议事平台,引导群众采取协商自治的方式解决问题,将95%以上的问题和矛盾处理、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把这项机制巧妙地运用到信访维稳上。”天长市信访局副局长岑永杰介绍,该市将174个村居,划分为1231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3-4名网格员,组建一支由4342名平安网格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网格员即信息员,负责收集群众诉求,及时发现、调处矛盾纠纷,以及第一时间上报相关信息,这个机制真正发挥了“消息树”和“鸡毛信”的作用。

去年8月,秦栏镇王某的上门女婿李某自杀身亡,家住张铺镇的李氏亲属闻讯多人到王家闹丧,王家房屋被李氏亲属冲砸,围观者众多。社区书记接到网格员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及时通知辅警、法官和法律顾问到场,制止李氏亲属的违法行为,稳定死者亲属的情绪,并及时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之后镇村两级组成工作组,协商解决问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了事件进一步恶化升级。

“我市联系本地实际学深悟透枫桥经验,整合信访调解力量,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融合,在群众第一次来访投诉时引入访前调解,依托市信联办统筹协调,各责任部门共筑共建,将矛盾化解在信访前,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岑永杰说。大通镇熊某某是一名考上公务员的应届研究生,2021年6月一天熊某某在外吃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避让不及,撞上正在横穿马路的李某某,李某某当场死亡,熊某某也撞在路边树上死亡。两家都闹起来,开始聚亲召友为死者讨说法,双方都组织一群人准备到信访局上访闹事。市信访人员立即启动访前调解,组织大通镇、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和村干部及时介入调解,极力撮合两家坐下来沟通协商,通过十多轮的紧急协商、穿针引线,两家最终形成协调意见,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群访事件。

天长市还创新推行“四方会诊”,即市政法综治、信访、涉事单位和人民调解组织共同会诊;“三级化解”,即市、镇、村三级化解;“联席会议”,即市信访调解工作会议;“一事一议”,即针对某个影响较大的具体信访事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该市建立135支“党员流动调解队”,近2500名基层干部、联户党员成为信访信息员和调解员,直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及时回应,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同时在镇(街道)设“群众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爱心议事室”,党员干部轮流值班,24小时接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

不久前,在外务工的大通镇便东村村民吴仁德在工地搬运砂石料时不慎跌断右腿住院治疗,但医疗护理等赔偿问题一直拖着没有解决。大通镇群众工作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解,促使项目建设用工方将10.8万元赔偿款一次性赔付到位。

天长市信访局局长潘志安介绍,该市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获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称号,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连续22年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县(市、区)”。在年度信访考核中,2020年获得全省县级第四,2021年获得全省县级第二。


上一篇:南谯:为群众和行政机关搭起互信桥梁[ 09-28 ] 下一篇:南谯法院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09-30 ] 作者:通讯员 虞克勤 宣金祥 王麓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