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正文内容

瞄准“小切口” 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天长市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滁州在线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9日 点击数:2072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治理单元“最小化”,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最大化”,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天长市坚持深化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和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基层治理先行示范的“大文章”,将社区和居民小区、楼栋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微单元”,着力推动社区小区融合共治、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深化党建引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请来的老师比较专业,我在这里培养了许多兴趣爱好,周末时光变得更丰富而充实。”不久前,在墨韵飘香的易居天福小区“红色驿站”里,家住该小区的陈老伯与多名老伙计在书法老师指导下,一笔一划练习书法。

为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天长市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强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亮品牌”行动。在社区成立“三联办”,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协调机制,坚持每周碰头一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使得无物业小区兜底服务得以逐步推进,物业小区投诉化解率95%,业主物业费缴纳比例提高20%以上,辖区居民充分享有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该小区所在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延龙表示,近年来,得益于深化党建引领,小区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的越来越多,精准实现了“邻事共治、邻情共议、邻困共帮”。

据悉,全市107个物业小区已全部组建小区党支部,有的还设置了楼栋党小组,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金字塔式”结构,实施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党群连心工程”等活动以及“老年助餐”“安心幼托”“便民停车”等一系列暖民心行动,最大限度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最大程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凝聚治理合力 充分彰显“红色治理”属性

“我们小区以户为单位,居民自荐、微信群互荐,社区党支部推荐,并在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在小区党群服务阵地设置流动票箱,初选出小区业委会候选班子,最后由街道党工委下文任命。现在,我已经光荣地上任啦!”不久前,家住二凤社区馨悦花园小区的陈德荣担任了该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天长市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物业小区日常管理,既能推动小区管理形成合力,又有助于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小区管理和企业服务“双提升”。

与此同时,针对基层治理任务重但治理资源不足的问题,天长市还持续推动工作力量、各类资源向服务居民一线下沉,为小区治理建立起了强大支撑体系。

近年来,通过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遴选111名在职党员干部兼任小区党支部(功能型)书记,推动党的服务力量向小区延伸;在文明城市创建、社区疫情防控和防范电信诈骗等大项任务前,有2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成立党员突击队,其中,有1132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充分彰显了“红色治理”属性;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调研,并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的方式,协商解决一批批居民急难愁盼事,不断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通过重构市、街道、社区三级社工站工作体系,以社工服务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慈善资源及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通过搭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平台,2022年,全市收集群众需求13693条,发动17386名志愿者下沉网格,解决群众服务事项13725件,不断壮大了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

突出问题导向 畅通渠道回应群众期待

近年来,天长市坚持问题导向,在部分无物业小区成立自治委员会的基础上,召集居民代表多方议事,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公证处全程参与和监督下,进行审议和表决,明确将改造后小区纳入规范物业管理,一批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得以实施改造和更新,业主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物业服务,建立起了长效管理机制。目前,改造一新的天聚山庄铺设了沥青路面,翻新了老化屋顶墙面,设置了晾衣点,修整了绿化带,安装了路灯和儿童游乐设施,小区环境更美、居民心气更顺,居民缴费享受物业管理的意识也更强了。

与此同时,天长市还通过民议、民评、民决,由下而上形成了多个涵盖小区矛盾调处、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物业联调联处机制,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中,推动法治化治理途径有效畅通。

群众家长里短的“关键小事”,便是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大事”。下一步,天长市将以“暖民心行动”“文明实践大讲堂”“四点半课堂”“孝亲之家”“居民议事厅”等“微治理”平台,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事情有人办、诉求有人听、纠纷有人调、困难有人帮”,着力打通小区治理痛点堵点,办好一件件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实现“党旗红、物业兴、社区治”目标,助力城市基层治理质效有效提升。


上一篇:安徽凤阳临淮关镇:“板凳会”上聚合力 基层治理促和谐[ 03-20 ] 下一篇:为民为企为项目[ 03-07 ] 作者:刘世军 张文清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