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基层风采>>正文内容

天长:法官与失信被执行人的第三次见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5日 点击数: 223

“陈法官,你放心,我一定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按时还款。”当事人刘大姐在拿到调解书后向天长市法院秦栏法庭法官陈代文保证道。

这是陈代文与她的第三次见面,相比以往,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待。

稻谷收购,尚欠稻款

前不久,陈代文收到三起被告为同一人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过翻阅卷宗,陈代文发现案情都比较简单。

被告刘某经营稻谷收购生意,因分别欠张某、刘某某、胡某稻款7900元、6105元、15000元,被诉至法庭。

本以为这三起纠纷很快就能解决,但一直联系不上刘某,眼看案件进展滞缓,陈代文联系刘某户籍所在村的村干部询问刘某居住情况,好在刘某一直住在村内,村干部也为寻人提供了帮助。

不久后,陈代文收到刘某回电,便向其简要说明了三个案件的情况并希望她前来法庭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刘某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说道:“法官,不瞒你说,我现在经济确实困难,为了还债每天白天在工厂打工,不能看手机,所以之前一直没接到你电话,我们能不能约个周末,我当面和你说,工作日我不好请假……”

于是,那周周末,陈代文第一次见到了刘某。

周末相见,恳切请求

一见面,刘某便和陈代文谈起了家中现状,“陈法官,我确实欠他们三个人稻款,但是我现在经济周转困难,孩子在上高中,很快要考大学了,我怕我最近还不上他们钱,自己被法院定成失信被执行人,影响孩子的未来……”

“陈法官,我想从今年年底开始分三年还清他们稻款,等孩子能自食其力了,我还款也轻松点了,能不能麻烦你和三个原告说一说。”

听完刘某的还款方案,陈代文觉得调解难度很大,但考虑到刘某不仅是一名被告,也是一位母亲,面对她言辞恳切的请求,陈代文决定试一试,“刘大姐,情况我都了解了,我会做三位原告的工作,看能不能给你缓一缓”。

将心比心,签订协议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陈代文轮番做张某等三人的调解工作,说得最多的便是“做父母的哪有不顾虑孩子的前途的?刘某打心眼里是想尽快还债的,但她现在经济确实困难,能否多给她一些时间?”

三位原告同样为人父母,将心比心,最终同意按此方案与刘某进行调解。

为尽快解决纠纷,周末,陈代文将三个原告与刘某一起约到法院,在他的见证下,刘某分别与张某、刘某某、胡某签订了调解协议。

“感谢陈法官你帮我,这么多天,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能放下了!”刘某签订协议后向陈代文笑着说道。

由于当天是周末,无法下发盖章后的调解书,几位当事人与陈代文约好,下个周末一起来法院拿调解书。于是便有了开头陈代文与刘大姐第三次见面的场景。

法官心语

每个案件的办理都影响着当事人的人生,虽然有时案件难以解决,但怀着“如我在诉”的心境,总能不断地坚定信心,在案件办理中传递司法的温度,感受人间的真情。


上一篇:凤阳:“三治融合”夯实基层治理底座[ 10-12 ] 下一篇:天长市:“法治护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10-16 ] 作者: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