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再次找到了工作,不用为生计发愁。”凤阳县社区矫正对象邓某某一直在家待业,没有经济来源,在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下,成功入职凤阳县循环产业园,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安心矫正,顺利回归社会,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风险。近年来,滁州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开展创业就业帮扶,着力提升社矫对象的职业技能,帮扶社区矫正对象稳定就业,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滁州市持续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重难点,搭建社区矫正就业帮扶与人社局、街道社区、辖区企业、高校协同参与的桥梁,多措并举实现精准就业帮扶。
“我们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摸排,全方位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及就业特长,明确帮扶目标,切实提高就业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市司法局副局长邵长玲说。
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市司法局联合人社部门等社会力量,为就业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鼓励其自食其力。
有针对性地帮助引导,并积极搭建桥梁,拓宽就业渠道。以大数据资源支撑教育帮扶,整合推送用工岗位信息,促进供需高效匹配,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专场招聘会,实现自主择业。通过优化外出申请、执行地变更、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等审批流程,为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实现涉企对象“出得去,管得住”。
此外,还联动街道社区、辖区企业、高校等,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庭成员顺利入职所推荐的就业岗位,以稳定就业促进家庭和谐。
去年以来,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接受就业指导3900余人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1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专场招聘800余人次,153名矫正对象与用人企业签订用工意向书。
如今,明光市社区矫正对象卢某在明光开办企业,社区矫正局积极帮助变更居住地,先后解决了30余人就业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全椒县社区矫正对象何某在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下发展“林下套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激励身边人积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