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队伍建设>>正文内容

用法槌敲响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强音

——记天长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副庭长张相阳

来源:滁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8日 点击数: 34

在天长市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法官,他怀揣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扎根基层审判一线,用公正的法槌敲响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强音,以创新的思维助力困境企业破茧重生,他就是天长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副庭长张相阳。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从助审员到审判员,再到如今的副庭长,他一路砥砺前行,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司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动人篇章。

聚焦质效,让司法服务跑出“加速度”

天长市,这座位于安徽省东部的城市,民营经济如繁星般璀璨,涉企案件也时常发生。2023年5月,天长法院在滁州率先成立滁州高新区暖企巡回法庭,张相阳勇挑重担,成为巡回法庭的中流砥柱。

“案件多,时间紧,但质量不能打折扣。”张相阳创新采用要素式审判模式,针对金融借款纠纷等类型案件,精心制作要素表,引导当事人庭前填写,将案件核心要素一一梳理,争议焦点迅速固定。庭审时,他直击要害,实现流程集约化,案件事实快速查明,大大缩短审理时间。

信息化手段更为他的审判工作插上翅膀。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平台,成了他的“智库”。面对复杂的案件,他能迅速在“智库”中找到相似案例的裁判规则,精准认定事实,统一裁判尺度,办案质量与效率实现“双提升”。2024年,他受理涉企商事案件546件,结案521件,平均用时仅40.9天,商事案件结案率高达95.4%。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这是张相阳秉持的重要原则。他积极联合工商联、工会、金桥商事等诉前调解平台,诉前化解涉企纠纷236起。调解工作不仅在庭前开展,更贯穿案件庭中审判、判后履行全过程。他用耐心和智慧,最大程度降低涉诉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持续探索,助力困境企业“破茧重生”

除了日常的民商事审判工作,张相阳还把目光聚焦在企业破产案件上。他深知,破产审判不是简单“一破了之”,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审判,让困境企业实现优质资源重构,破局重生。

近三年,张相阳办结破产案件35件,为企业修复信用13次。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案,是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华盛公司曾是“新三板”证券市场上的明星企业,却因盲目扩张陷入困境,负债2.35亿元。2021年4月,公司申请破产,案件交到张相阳手中。

“这个企业有重整价值!”张相阳敏锐地发现,该公司积累大量合同业绩和工程经验,形成品牌价值。在天长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法庭决定通过破产重整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为解决外部投资“引入难”问题,张相阳创新采取“债转股”“债资剥离”的“自救式”重整模式,成功引入偿债资金5200万元。重整计划在债权人大会上获高赞成率通过。

重整过程中,他又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与税务、国土、社保等部门紧密配合,化解涉法、涉税、涉不动产过户等难题。最终,实现20万元以下小额债权人80%的债权清偿率,694万元职工工资及社保费全部保障到位。2023年4月,法院依法裁定确认《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成功化解债务危机,实现复牌。这一案例,入选2023年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创新宣传,为企业注入法治“强心剂”

审判工作之余,张相阳从未停下延伸司法职能的脚步。依照天长法院“天法e企”工程部署,他包联鑫国集团、安缆集团等多家企业,常态化开展“司法暖企”“护企法治体检”。他深入企业一线走访、实地问需,为企业规范交易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出谋划策,精准对接企业法律咨询,为构建良好高效公平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谁执法谁普法”,张相阳认真落实这一责任。他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围绕民法典、公司法等法律中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结合审判真实案例靶向释法。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高频法律风险,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让企业经营者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守法经营意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张相阳表示,他将继续履职尽责、默默耕耘,用公正的法槌、创新的思维、温暖的服务,在民商事审判一线砥砺前行,为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滁州市公安局打造新型警务实战教官培训体系[ 06-10 ] 下一篇:滁州检察:多维发力推动理论研究与检察实践“双向奔赴”[ 06-30 ] 作者: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