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依托未成年人保护指导中心,打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阵地,签约社工组织“蚂蚁力量”,开展“一月一主题”网络普法活动,创新打造“小蚂蚁说网络”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助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
精准定位,靶向施教,突出网络普法的针对性
主题明确,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针对网络诈骗,项目团队收集各类典型案例,传授实用的识别方法和应对策略,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锻炼应对诈骗的能力,提高警惕性;在应对网络欺凌方面,通过引导未成年人深入讨论网络欺凌的各种表现形式,深刻认识其对受害者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面对网络谣言问题,项目人员向未成年人普及谣言的传播特点、危害以及辨别方法。
打造阵地,强化网络法治教育支撑。打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e站阵地,以墙绘形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以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晦涩难懂的普法内容和网络安全常识,变得生动有趣。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帮助沉迷网络的孩子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
普法课堂。
组建队伍,壮大网络法治宣传力量。招募并培育辖区未成年人组建“小蚂蚁说网络”志愿服务队;带动家长成立“家长护航志愿者队伍”,形成家校联动的网络保护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贡献力量。在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培育下,志愿者能够自主开展“老年人手机课堂”以及走进大街小巷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宣传。
多方合作,全面覆盖,突出网络普法的广泛性
合作伙伴广泛。借助社工组织“蚂蚁力量”,筹划开展“一月一主题”网络保护主题活动,将网络安全政策法规融入日常活动中,确保落地实施。积极与辖区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网络法治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教师普及网络法律知识,提升家校对网络保护的重视程度和专业能力。
受众群体广泛。以e站为根本,辐射周边社区、校园,与宝山学校网络文明e站形成双频矩阵,3公里内辐射宝山学校、滁州四中、银山路小学、实验幼儿园、一幼、凤幼等,5公里内辐射主城区。项目除了针对未成年人,还注重对家长和教师的网络普法教育。通过举办家长网络法治课堂,邀请专家为家长们讲解网络法律知识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创新形式,趣味传播,突出网络普法的创新性
开发趣味游戏和戏剧。利用“网络安全知多少”地毯跳棋,将网络法律法规知识融入游戏规则,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学习网络法律法规。在假期未成年人公益托管班,组织孩子们自导自演网络反诈儿童戏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孩子们深入了解网络诈骗的手段和危害,增强了防范意识,同时锻炼了综合能力。
发放宣传单。
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向辖区小学生、假期托管班学生公开征集“琅小e”网络文明卡通形象,并以其为主角开展网络普法课程。“滁州蚂蚁力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作为线上宣传主阵地,常态化发布活动信息、网络安全小贴士、普法案例分析等内容。
制作多样化宣传产品。制作包含生动漫画和简明网络安全小贴士的宣传单页,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网络安全知识。改编网络普法宣传曲,以欢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让网络安全知识易于记忆和传播,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