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滁皆山也”的蔚然深秀,到“环滁皆产业”的生动写照,滁州,这座千年亭城,正将山水之秀与产业之兴巧妙融合。交相辉映的“密码”就藏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答卷中。
10月19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滁州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是继天长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后,该市收获的又一“国字号”荣誉。
“亭满意”服务赢得满意
贷款偿还困难、4000多万元资金被冻结,安徽国祯明光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被迫停产。面对重重压力,企业向明光经开区管委会求助。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引导企业及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明光市人民法院秉持“稳民心、护债权、救企业”的理念,依法解除对该公司账户的冻结,推动企业重整。
“今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心里却像电厂的大锅炉一样热气腾腾。”1月15日9时,在复产仪式上,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沈瑞华难掩激动之情。
短短几个月时间,该公司从破产清算的困境中走出,实现全面恢复生产,印证了滁州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近年来,滁州围绕擦亮“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目标,打出一套“组合拳”:出台《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固化“企业家写政策”“惠企直达”等11项创新制度;制发《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年度任务清单》,在全省率先完成与省“皖企通”平台、省财政涉企系统、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链路“四网融合”;强化涉企政策审核,梳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审查新增量政策文件249件,提出修改意见21件,确保无一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内容、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法律服务供给,为打造具有滁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律师事务所与商会、协会联系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
1至10月,“皖企通”滁州分厅上线发布政策服务606项,兑付财政资金9.243亿元,惠及企业2453家。全市律师行业实地走访企业开展“法治体检”510家,组织法治培训和政策宣讲499场次,梳理法律风险点715个,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66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751条。
“亭汇审”护航政府依法决策
“合法性审查不仅看是否合法,还能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滁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
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24年,《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出台。规划出台之前,接受了严格的合法性审查“全身扫描”。滁州市司法局根据要求,指导开展公众参与、征求相关单位意见、专家论证,针对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保证了规划编制内容的科学性与合法性。
作为政府依法决策的必经程序和重要保障,合法性审查能够有效为重大行政决策“护航”。滁州探索创新合法性审查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亭汇审”品牌。
突出“一县一品”,形成“联审”“并审”“会审”“延审”的多元审查模式。明光“明慧查”,施行党政同审,突出党的领导,提升审查质效;全椒“全心审”,实现县镇“审查中心+分中心”联动;凤阳“如意审”,统一审查标准、严格规范流程。
在乡镇(街道)、园区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整市试点的基础上,印发《关于滁州市乡镇(街道)、园区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提升方案》,从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培训教育、部门联动等方面,推动审查全覆盖从形式到实质、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
1至10月,滁州市县两级共审查报请政府决策事项650余件,其中市本级书面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经审查通过的决策事项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为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化解千般事换来万家和
“以往群众反映的问题,可能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来回跑,怨气一积攒,小矛盾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在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主任王旭看来,她的工作职责就是让来时怒气冲冲的群众,可以和和气气地离开。
筑牢“第一道防线”、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滁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公正。
打造“香樟树下”“老墙根”等“百姓评理说事点”1402个,在唠家常的过程中,将群众诉求和意愿收集上来、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汇集纠纷线索2.9万余条,化解矛盾1.68万余件。
深化皖苏接边地区联合调解成效,今年以来,联合排查矛盾纠纷7500余次,调处成功4700余件,有力促进皖苏接边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构建融会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化解枢纽,县、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全市形成以8个县级调解中心为重点,116个乡镇调解中心为主力,1235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53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大调解工作格局。
深度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加大“皖枫苏畅”“爱不释手”“儒林所愿”“连心谯”“听我一句话”等特色调解品牌的宣传推广,满足群众多元调解需求,解“当前事”化“长期怨”,全面提升滁州调解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