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近日,明西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形式,将“六尺巷”故事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中。
在安徽桐城,三百多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着一个宽容礼让的故事——六尺巷。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张家人于是飞书京城,希望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阅过来信释然一笑,挥起大笔在回信上题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信后于是立即将垣墙拆让三尺,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间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
每天明西街道人民调委会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来访、调解纠纷前,都让当事人看一看门口摆放的展板——“六尺巷”故事,启示他们凡事要大度一点,做人谦让为怀,待人宽待己苛,路窄处留一步让人过,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豁达、大度、谦让就是解决纠纷的钥匙。
有礼让便能和谐,有和谐才能安宁富庶。在工作中挖掘传统文化价值,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六尺巷”的典故及其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并通过调解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明西街道 周红)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08289 传真:0550-3808289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20103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