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明光长安网>> 基层传真>>正文内容

明光市“互联网+新农合”提升民生工程惠民实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 点击数:483

在“互联网+”的热潮下,明光市将新农合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充分发挥网络覆盖广、关注度高、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效率高等优点,进一步提升新农合民生工程惠民实效。

互联网让群众轻松看懂新农合政策

生了病,该选择哪一级别的医院就医看病,家住该市桥头镇的丁老汉最有体会。今年8月份,他在本地医院被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情较为危重,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正在看病无助的时候,家人通过网络检索得知,该病种符合省级医院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政策,随即转诊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安装心脏起搏器手术,医药费用花去2万3千多元,出院即时报销,个人只承担30%的个人自付部分7千多元。

同样,古沛镇白杨村的周先生一家三口都在浙江温州打工,今年10月份妻子被检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周先生儿子也是在网上查询得知,回到本地医院住院治疗,费用较低,报销比例高,出院直接报销,拿到住院补偿款没有延迟时间,这样家庭经济才可以周转过来。日前,妻子已回到当地人民医院做了手术,住院医药费用在出院时就直接报销了,不再为下一次化疗的医药费用东借西凑了。

如今,他们正将在互联网上查到的新农合政策向亲朋好友宣传,周围的邻居已逐渐习惯借助网络查询了解新农合有关政策。生了病,不再盲目跑到省外大医院就医了。  

2015年该市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补偿简易流程图、新农合补偿政策及分级诊疗制度等均可在政府和部门网站、信息公开网等网络平台上查询。互联网已成为广大参合群众看病就医的“好助手”,

参合患者按医疗服务需求,合理有序就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让群众看病不难、不累。

财政资金保障让即时结报畅通无忧

“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方便群众就医报销,就必须让信息多跑路,需要建立新农合网上实时传输、网上审核、网上监管等‘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体系”,该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朱家抗介绍说:“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全部由财政资金保障支持,今年财政再次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改造提升”。

该市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财政累计投入120万余元建设新农合县级平台。新农合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全面实现新农合网络直报,在参合情况、医疗信息、费用补偿和基金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参合患者就医,提升了新农合惠民政策的可及性,也为新农合日常管理的实时化、精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新农合工作的动态监管、全程跟踪与闭环管理。

该市新农合管理信息平台服务辖区50多万参合群众,实行“即时结报”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定点医疗机构有193家,还与3家省外协议医院联网开展即时结报。参合群众在哪里看病,就在哪里享受新农合报销。今年以来,住院即时结报率达85%以上,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更方便,群众满意度再提高。

网络直报销系统让15万人住院受益

“政策好,服务更好,省时、快捷!”12月2日,该市涧溪镇石岩村76岁的老陈提起新农合跨区域网络直报的好处,这位朴实的农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要为新农合即时结报点赞!据了解,这次老陈在安医大二附院看病时,直接从医院新农合网络直接报销系统报销看病费用2万6千多元,不用为报销的事,再东奔西跑了。

该市自2009年开展即时结报以来,有近15万人次享受新农合住院即时结报补偿,补偿金额达3.8亿元。2015年1-11月份,住院即时结报补偿在万元以上的就有5699人,达到补偿封顶25万元的有3人。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参合患者报销更加方便,个人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明光市民生  张浩)


上一篇:明东街道开展“12.4”法律进校园活动[ 12-05 ] 下一篇:明光市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12-07 ] 作者:明光政法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08289 传真:0550-3808289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20103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