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法治建设>>正文内容

坚持依法矫正 提升管教质效

——滁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1日 点击数:2520

“今后我一定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管理,珍惜自由,积极改造,让自己成为脱胎换骨的新人。”日前,在滁州市琅琊区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教育大会上,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在发言时当场表态。

《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施行以来,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教育方式,强化智慧矫正建设应用,依法落实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措施,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努力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该市社区矫正对象未发生个人极端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低于0.1%,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A 坚持依法矫正 提升社区矫正法治化水平

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2020年底,全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通过制订工作规则、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格局。一年来,市、县、乡三级共召开社区矫正委员会会议185次,协调、研究解决社区矫正法施行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规范社区矫正机构运行。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全覆盖”,社区矫正机构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能依法开展履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职能,司法所受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推动社区矫正机构建立、完善与法律、法规、制度相适应的社区矫正执法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定位,区分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加强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工作部署和要求,滁州市积极抓好与《社区矫正法》相关制度的衔接过渡和落地配套,印发了《关于加强社区矫正执法文书规范使用的通知》,对社区矫正对象执行档案、工作档案目录进行了梳理,完善执法文书格式87项。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市司法局制定《滁州市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暂行规定》等十项制度,编印《滁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县(市、区)司法局共制定和完善了58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动《社区矫正法》在基层落实落地。

B 树立底线思维 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全力抓好安全维稳工作。严格依法执行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报到、会客、请销假、迁居等各项监管措施,运用通信联络、信息化核查、电子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目前,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比达到92%、定位成功率达到95%以上,“月报到刷证”率99%以上。结合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在全市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建立健全矫情分析研判制度。建立市、县、乡三级矫情分析研判机制,市每季、县(市、区)每月、司法所每半月召开一次社区矫正安全动态分析研判工作会议,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各级通过定期召开矫正分析会,对阶段性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判,展开集体讨论后形成统一的研判结论,及时落实整改任务并做好跟踪问效。2020年以来,市、县、乡三级共召开矫情分析会682次,初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定期研判、深度剖析、落实整改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矫情研判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长三角社区矫正协作工作试点。为解决皖苏接边地区社区矫正对象经常性跨省市区活动增多给社区矫正安全监管带来的压力,在省司法厅的指导下,滁州市司法局、天长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机制,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仪征市、高邮市、金湖县、盱眙县等5个县(市、区)签订社区矫正协作协议,在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适应性帮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推进接边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模式已在全市部署展开。

C 坚持守正创新 提升监管教育科学化水平

依法落实监督管理措施。与公安部门建立智能化数据排查工作机制,把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情况排查作为重点,定期查询、反馈、研判各种动态轨迹及违法犯罪记录,及时核对、查处脱管、漏管等问题,确保刑事执行的权威性、严肃性。今年截至6月底,全市核查社区矫正对象非本地区轨迹143人次,违法犯罪记录3人次。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违反外出管理的情况,给予处理处罚98人。

抓好精准教育帮扶工作。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就学、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社会保险等问题,为社区矫正对象安心改造并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各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广泛动员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努力形成社会合力。2020年以来,全市已有529名社区矫正对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其中384名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有效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创业。

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成效明显。常态化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个案追踪等心理健康服务,初步形成了有滁州特色的心理矫治模式。2020年以来,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心理测评4300余人次、心理健康辅导讲座135场次,心理测量、团辅等90场次,个案心理矫正35例,危机干预15人次。

启动“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活动。按照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总体部署,全市8个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积极搭建“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社区矫正信息化整体框架。召开全市“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活动座谈会,指导相关县(市、区)开展创建“智慧矫正中心”试点工作,加大对试点单位跟踪问效,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目前,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和南谯区4个社区矫正中心被省司法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申报的“智慧矫正中心”。(滁矫宣)


上一篇:凤阳:“五大工程”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07-14 ] 下一篇:“三个一”贯穿始终 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08-17 ] 作者: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