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面面锦旗都是农民工兄弟发自内心送来的,墙体太小,还有好多没挂上呢。” 2021年12月28日,天长市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崇坚指着办公室的“锦旗墙”骄傲地说。这面20多平方米的墙上,挂着20多面鲜红的锦旗,“讨薪维权暖人心,排忧解难胜亲人”“情系群众,为民解忧”等文字格外醒目。
一面面鲜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为农民工维权的生动感人故事,也充分展现了天长市全力打造农民工欠薪“防火墙”的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天长市立足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根治欠薪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紧盯“三查两清零”工作总目标,创新举措、多点发力,建立健全推进根治欠薪的长效机制,从源头管理到过程监督再到末端执法,全力打造欠薪“防火墙”,全市农民工欠薪案件数、欠薪人数、欠薪金额持续大幅下降,未发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
健全机制“优治理” 构建防欠薪“保障网”
“这4.85万元钱被拖欠一年多了,如果不是市里劳动监察大队出面协调,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有着落。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来自金寨县的农民工余震江夫妻俩,回想起天长市劳动监察大队帮自己讨回了“辛苦钱”,忍不住连连道谢,感激之情写在两口子脸上。
2020年4月,老余在天长市某建筑工地从事建筑脚手架安装和立模等工种,妻子在工地上做安检和保洁工作。2020年12月工程完工后,项目部却拖欠包括他两口子在内30名农民工的工资不付。经过反复追讨,项目部负责人仍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不支付。看着追讨无望,他们找到了天长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求援。
收到投诉后,因拖欠时间较长、情况较为复杂,天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相关职能单位尽快督促办理。该市根治欠薪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社、住建、公安、信访等单位展开联合调查,多方联系该项目的主管建筑工程公司了解具体情况,先后多次召开调解推进会,最终在2022年元旦前夕将42.45万元工资足额支付到位。
这是天长市筑牢根治欠薪基础,规范制度管理的一个实例。为确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该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纲性政策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细化完善了建设单位、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织就了坚固的根治欠薪工作“保障网”,并把根治欠薪工作纳入了年度绩效考核,通过约谈、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等形式,督促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整改。
与此同时,天长市还积极开展“百日攻坚”“春雷”等专项行动,对在建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强化联合执法力度,每季度定期开展欠薪隐患排查清理,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发现欠薪隐患或苗头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防止矛盾激化。
“我市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天长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七项机制》,从领导责任、分析研判、线索移送、会商协调、应急处置、执法监管、考核问责等七个方面,对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的职责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联动机制。”崇坚介绍说。
为了提高农民工知法、守法意识和自觉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切身合法利益的能力,天长市还印发了《天长市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结合“人社民生惠民政策进万家”等专项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建筑工地、村镇、社区广泛开展宣传,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并针对易发欠薪问题的工程建设、劳动密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人员,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通过座谈、培训方式,宣传法律法规。
紧盯源头“善治理” 筑牢治欠薪“防火墙”
站定、看摄像头,验证通过,电梯打开……在天长市碧桂园·城南世家建设项目工地,杨村镇农民工杨礼怀师傅“刷脸”进门,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劳动。他的出勤记录,将实时上传至天长市建筑领域实名制监管平台。
“现在到工地上做工可安心了,工资都是银行逐月定时直接打到咱的工资卡上,不再经过包工头‘二传手’啦,而且都会准确告知咱政府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的姓名、电话,万一拿不到工资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他们。”杨师傅满脸含笑地说。
“农民工欠薪问题为啥频发,关键原因在于用工管理不规范。”天长市人社局局长杨明祥一语道破实质,对此,该市始终坚持防欠与清欠相结合,紧盯欠薪问题“源头”,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信息公示等制度内容,建立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银行代发工资为保证、多功能预警管理为支撑的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对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实时监控。
“畅通投诉渠道,是我市确保动态监管及时有效的另一个‘法宝’。”杨明祥介绍说,为了让农民工“投诉有门、维权有路”,该市在全部在建项目上设立了“维权告示牌”,介绍该项目的名称、建设单位、总承包企业等信息,公示该项目属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名称、地址以及投诉电话。还整合现有资源,开辟了劳动维权热线12333,建立健全了人社、信访、网信、公安、市长信箱等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处理”目标,为农民工投诉维权提供最大化便利。
当前,天长市工程项目缴纳工资保证金率达100%,实名制、专用账户等源头治理制度均已覆盖全市所有在建项目,顺利构筑起预防欠薪的第一道防线。
联合惩戒“强治理” 撑起农民工“保护伞”
“太感谢你们啦,要不是你们全力相助,我整整两年的工资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到手呢。现在把钱拿回来了,孩子看病的医药费就有着落了!”近日,来自河南汝州的李红琴给天长市劳动监察大队打来电话,表达了感激之情。
2021年2月,李红琴等4人被天长市某房地产建筑公司聘用,在该市某房地产项目部打工,因工资总是不能正常发放,便于2021年10月辞职。辞职后,项目部却拖欠着他们5.86万元的工资不付。接到欠薪预警后,天长市劳动监察大队立即组织相关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单位协调沟通后达成一致意见,将5万多元一次性全额支付到位。经过10多天的调处,一起农民工欠薪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我们执法监察办案的原则是,凡不懂法的,我们就先普法,对于欠薪单位和当事人该承担的义务,给他们讲明白,从法律的角度讲,再从情理道义上说,直讲到他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讲到他能够愿意遵守法律,把钱支付到位为止。”崇坚说,“为了农民工维权,就必须有案必查,执法必严。”
天长市始终保持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实施根治欠薪集中攻坚,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一律叫停,加大违法转包、分包、挂靠以及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问题的处理力度。并对企业欠薪行为进行信用等级考核,对制度落实好且四年内未发生拖欠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重点把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列入“黑名单”,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对存在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个人发现一起,公布一起。
“为有效警示和震慑有拖欠劳动报酬倾向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我市还加强行刑衔接,人社、住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实行联合依法惩治,发现违法案件,坚决查处,在全社会形成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强烈震慑氛围。”天长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市人社劳动监察大队共接待咨询、投诉860余人次,检查用工单位210家,受理维权诉求85件,调解处理112件,追讨农民工工资1340多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