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一是坚持预防先行,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常态化开展模拟法庭、庭审观摩、公众开放日、法治课进校园等活动,不断丰富普法宣传教育载体。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司法局、市教体局联合命名了一批“滁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市公安局、市中院、市检察院、市教体局等联合出台法治副校长聘任规范性文件,扎实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目前,全市共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1271名,组建各类法治教育报告团320多个。市中院、市检察院等部门走进“政风热线”“滁州在线”,选取防欺凌、防性侵以及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等主题持续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知法、守法意识。
二是坚持宽严相济,切实做到依法严惩和精准帮教。对于主观恶性大、犯罪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惩戒,发挥法律警示教育作用。市检察院在办理两名未成年人纵火致人死亡案中,依法提出应予严惩的公诉意见被法院采纳,最终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另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该案入选“全省十大精品未检案例”。对于主观恶性不大、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依法从宽,实施精准帮教,促使顺利回归社会。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72人,适用率为97.8%。司法机关逐案开展社会调查,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司法训诫、跟踪帮教等举措,矫正其行为偏差。2021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69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就学和就业提供帮助,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
三是坚持关爱帮扶,全面保护救助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保持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2021年以来,全市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71人,同比上升40.2%;起诉228人,同比上升15%。其中,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44人,占比63.2%。民政、检察、妇联等部门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全市共配备1395名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对辖区内留守儿童每月上门探访或电话沟通不少于1次。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大力推进“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全力救助帮扶未成年被害人。定远县检察院未成年人被害人 “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被最高检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四是坚持溯源治理,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立足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未成年人易受侵害的特性,深入剖析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党政主导、政法协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政法部门依托办案,重点围绕涉未成年人烟酒销售、娱乐游戏、宾馆住宿、美容文身等领域,督促相关行业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切实堵塞行业漏洞,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全市公安机关对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状况进行集中整治,检查出租房、旅馆、网吧等重点场所1400余家,推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80余处。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