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基层风采>>正文内容

解码天长市龙集社区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之路

法治赋能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安徽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2日 点击数:1915

“政法综治江淮行”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安徽省东大门”的天长市,走进了天长市杨村镇龙集社区。龙集社区成立于20083月,是天长市的“十强村”,同时也是我省第九批公布的“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龙集社区地处天长市杨村镇东北部,社区三面环湖,湖域面积非常丰富,社区共有1603户,总人口5020人,耕地面积12930亩。近年来,龙集社区坚持将乡村法治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让法治深植农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因地制宜,统筹发展,“两委”落实民主法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聚力建设“信用村”

孙长明是龙集社区的芡实种植大户,他利用社区里丰富的水域资源,种植了近千亩的芡实。在上一轮信用村建设工作中,他被评定为AAA信用户。今年,他因为经营需要资金周转,便带着信用证到银行咨询贷款事宜,结果得到了低息30万元无抵押的贷款。为此,孙长明特到社区进行感谢。

龙集社区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自2019年开展以来已经开展了三轮,每年评定一次。信用户评定分为AAAAAA三个等级,评分由农户乡风文明评议和基础信息得分的总和来定。其中乡风文明评议又分成了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热心公益、支持两委工作等方面。社区以居民组为单位,每个队成立一个乡风文明评议小组,成员由村干、组长、老干部、老乡贤组成,充分发挥民主评议。被评上相关信用户后,不仅能享受无抵押、无担保、额度高、利率低的信用贷款,还能享受交通出行、卫生医疗、景区门票等信用惠民政策。

“对‘信用村(居)’建设的宣传,我们主要通过主题会议、横幅、电子屏、广播、微信群等形式大力宣传,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进行宣传引导,为居民宣传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知识,积极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发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和配合度,让居民能实实在在受益到这项惠民利民工程。”一直负责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的龙集社区组织委员韩永香说。

截至目前,龙集社区的“信用村(居)”建设一共评选出了1118户,其中,A217户、AA657户、AAA110户,非信用户134户。龙集社区通过开展“信用村(居)”评定、信用户评级工作,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有了金融活水,社区居民拿上“产业兴旺”的画笔,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描绘起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移风易俗,倡导乡村新风尚

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陈规陋习逐渐破除,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走进龙集社区,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文明之风,这是龙集社区扎实推进农村“治风”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能否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治风”工作的关键。去年,社区居民李怀清家老母亲去世,子女们原本打算为老母亲风光大葬,李怀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积极耐心地和兄弟姊妹沟通要求不要大操大办,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在李怀清的耐心解释下,家人表示理解和支持,最终为母亲办了一场庄严肃穆而又简朴的葬礼,充分发挥党员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龙集社区逐步完善文化宣传阵地,安装无线广播,设有综治、政务公开、宣传栏,建有党建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同时,还在居委会开设了图书室和阅报栏,居民可随时阅读学习,及时了解时事、政治、经济、法治等方面知识,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健全群众的法治观念。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集社区党总支始终把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此还成立了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保证了移风易俗活动顺利、有序的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龙集社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志愿服务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移风易俗,让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到“治风”工作当中,形成“治风”工作强大合力,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于群众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旧习破除,新风扑面。今天的龙集社区,随着全社区“治风”工作的深入开展,文明新风劲吹,美丽乡村入画。

村企联建,互利共赢谋振兴

龙集社区今年有两处流转水面到期,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新的经营权发包招标方案。后来社区又咨询了杨村镇农经部门,又到周边多方询价,代表一致同意对外挂网招标发包。

“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圩片方塘两段49亩,由原来的4400元每年增加到现在的22050元每年。大圩三号方塘38.8亩,由原来的2800元每年增加到现在的26850元每年。”龙集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卫东说,“通过社区和企业联建,社区集体给企业提供土地和劳动力,企业发展产业也让社区的经济发展焕发生机。”

社区和企业联建,供需匹配是关键。龙集社区结合社情民情、资产资源、企业需求,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适合村企联建的项目,不仅把集体资源“包”出去,还主动把企业“请”进来。2019年,在杨村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龙集社区与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村企联建协议。

示范带动促提升,绘就共赢“同心圆”。企业请进来后,龙集社区与企业的党组织相互学习,每年年终企业都会对社区困难户进行慰问,安排社区就业困难人群到企业工作。社区党务工作者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社区每年年初还帮助企业招工,为企业输送劳动力。

龙集社区长沟组居民董某某因为儿子离异,留下年幼的孙子孙女给他抚养。董某某本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社区得知情况后,跟鑫发铝业的负责人沟通后,安排了董某某的爱人进入企业工作,解决了该户生活困难的问题。

乡村要振兴,少不了企业参与。王卫东说,接下来龙集社区将持续推动“村企共建,共赢共享”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共建服务平台,因地制宜集聚发展要素,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共走振兴路,擘画同频同振、同兴同荣新蓝图。

援法议事,深耕法治“基层田”

1021日,朱同林反映养鸭专业户陈寿阳养鸭不围网,鸭子损害庄稼,并污染了水源。经实地查证,情况属实。责令陈寿阳围网养鸭或转移养鸭场所,否则报告市环保局来处理。”

116日,居民朱正兰反映陈大发家涵管施工,对着她家大门,影响她家日常出行,要求重新安置。经实地走访,发现与她实际描述不符,不予采纳,并要求其不能影响正常施工。”

……

在龙集社区法律援助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矛盾调解记录本”,上面从今年1月份至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处理的各类居民纠纷事件。负责处理纠纷的,是今年71岁的董克仁老人和61岁的陈正江老人。两位老人都是原杨村镇法律事务所的退休调解员,现在被返聘到社区的调解委员会做法律顾问,从事专职调解居民纠纷工作。

近年来,龙集社区以法律明白人工程为依托,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平台,发挥社区普法人才主力军作用。按照网格划分,培育了一批老干部、老党员、知识分子为成员的法律明白人。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民普法。解决了水域纠纷、庄稼损毁、社区环境整治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基层乡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作出”的转变,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动能”。

同时,还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和公共法律服务室平台作用,法律顾问认真履职,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室每月定期坐班2~3天,参与社区涉法事务,为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讲座。逐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分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共同凝聚居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社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 年以来,龙集社区的法律顾问坐班服务30余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开展常见法律法规法治宣讲12场次,法律顾问参与社区换届选举、重大决策、重大涉法事务全过程。


上一篇:“四举措”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 12-22 ] 下一篇:天长:让法治在群众的生活中“开花结果”[ 12-22 ] 作者:记者 王新宇 陆慧敏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