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正文内容

滁州市大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

来源:滁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点击数: 92

自“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滁州市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在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司法获得感。

全市法院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法庭入驻调解平台,确保调解工作到位、诉调对接到位。建立“诉转调”“调转诉”闭环管理模式,将调解贯穿审理全过程。积极破解法庭司法服务半径偏大难题,通过设立“无讼e站”,利用“一根网线、一块屏”就地“云化解”纠纷。品牌调解专业化,升级打造“诗书状元”调解室、“新时代孝爱”调解室,提炼推出“听辩、劝慰、释法、借力、调和”十字调解法,邀请退休干部、教师、“三好媳妇”等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一村一法官(助理)服务常态化,实现村(社区)上门服务全覆盖。

在优化司法服务举措工作中,依法妥善处理“三农”领域和家事邻里纠纷,同步擦亮“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司法服务品牌。天长精心打造“芡实法庭”“茶叶法庭”“草莓法庭”“葡萄法庭”4个时令法庭,铜城法庭成立司法护航“国字号”农产品司法保障组。针对第二产业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在龙头企业设立司法信息服务采集点,明确“企业服务日”,上门了解企业司法需求。深入中小微企业走访调研,找准引发纠纷关键症结,及时向党委政府发出《法庭专报》,供决策参考。结合第三产业乡村旅游繁荣现状,在景区公布法官联系方式,同时利用乡村游高峰期组织普法宣传。

为了强化法治宣传工作质效,全市法院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通过巡回审判、法庭开放日等,确保法治宣传到位。积极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培养一批“法治带头人”。持续加大以案释法力度,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开展“以案释法进村(社)”“民法典村(社)行”,进行“法律赶集”“夜市普法”,培养更多“法律明白人”。做实一校一法治副校长工作,举行“法庭未成年人开放日”专场活动,与高校结对共建红色教育实景课堂,培育更多“法治传承人”。


上一篇:滁州经开:园区警务室把平安送到企业门口[ 11-22 ] 下一篇:护航一路平安[ 12-04 ] 作者:全媒体记者 包增光 通讯员 钱强国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