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正文内容

护航一路平安

滁州市创新“七位一体”举措推动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来源:滁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4日 点击数: 132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记者从滁州市公安交警部门获悉,今年该市通过创新“巡、处、管、控、建、创、宣”的“七位一体”事故预防整体举措,持续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1至10月,全市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6.71%、24.59%。

创新管理机制 持续提质增效

市委、市政府将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单项考核,高位部署道路交通“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

市公安交警部门聚焦交管重点任务,持续推动管理提质增效。通过“1、3、7”调度机制,即市公安局、分(县)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长,每天调度、讲评、通报各地工作成效;分管局领导每3天上路检查不少于1次;局主要负责同志每7天召开1次专题会议调度讲评,持续跟踪问效。

根据道路交通特点,全市主要国省道设置15处严管点位,集中交警、治安等警力,开展“大兵团”会战,有违查处、无违宣教。聚焦“三大车”、酒驾醉驾、“飙车炸街”、严重超载超速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周末集中会战。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每日引流纠违。夏季行动期间,全市查处量同比上升109.8%。

今年,滁州市聚焦三轮车和四轮车违法载人、“飙车炸街”和“三大车”严重违法,以每20天为一轮开展滚动攻坚,采取各地自查、交叉互查、暗访检查、视频巡查等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估各地工作成效。据统计,全市三四轮车违法载人、“飙车炸街”和“三大车”严重违法查处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6倍、5倍。

3月起,滁州市对亡人交通事故实行提级复盘倒查机制。通过提级复盘倒查,精准分析事故本身暴露出的管理漏洞、风险隐患和问题短板,及时督办交办,跟踪整改成效。

做精交管专业 筑牢安全防线

全市交警部门聚焦人、车、路、企、环境五大要素,围绕源头监管、路面管控、隐患排治、设施改善、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主责主业,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在源头监管过程中,滁州市采取内部通报、上门督办、12123语音电话逐车通知等方式,督促车辆所属企业和车主及时审验或注销,全市“两客一危”重点车辆检验率和报废率始终保持100%。强化路面巡逻管控,统筹全市20个公巡中队警力、警车,在27条重点国省道开展错时巡逻,依托高速公路“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增加路面管控力量。

特别是通过精细治理,确保城区畅通有序。完成中都大道与蓝天路等86个路口、醉翁路的丰乐大道至金陵路等46个路段及明湖中学周边等11个区域的提升改造。完成市直125所、县市186所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排查。尝试“可变车道”,提升通行效率。优化交通信号,实现城区主干道双向绿波,根据第三方评测,滁城交通健康指数位列全国百城前10位。

滁州市持续推动国省道与农村道路交口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已整改996处;常态化排查易引发事故“小问题、小隐患”6225处,已整改5891处、采取临时措施334处。同时,聚焦农村地区“主阵地”,组建交通安全专业宣讲、公益宣讲、文化传播“三支队伍”,全面提升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坚持科技兴警 打造智慧交管

新质生产力为平安交通注入智慧力量。滁州市坚持科技兴警,赋能现代化警务实战,增强公安交警应对复杂局面、防范重大风险的综合能力。

围绕事故预防、一线实战,开展数据整合分析和建模应用,推动重点违法行为查处由“遍地撒网”向“精准查缉”转变。通过二次识别人脸技术,查处无证、失驾等违法825起;通过车辆识别布控,查处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假牌套牌违法6320起;通过AI解析识别,查处货车违法载人258起。运用“货运车辆异常号牌模型”,查处大货车污损遮挡号牌457辆、翻牌器275辆。精准锁定“病驾”人员,注销精神病、癫痫病人员驾驶证248本。

滁州市在全省率先研发并上线电动三轮车、四轮车骑乘多人违法精准管控小程序,对骑乘2人以上车辆采集车辆编号、人脸图像,精准锁定人车信息并推送至属地交警和镇村,便于进村入户精准宣教。目前,累计预警疑似骑乘多人违法5.44万起,比对识别违法当事人2.76万人次,入户7820户、涉及2.35万人次,处置率85%。今年以来,全市电动三轮车、四轮车骑乘多人违法同比下降61.22%,亡人事故同比下降38.26%。

在全省率先部署“云哨”模块,主动分析发现严重安全隐患车辆,实现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分析发现、干预提醒、效果评估”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广以来,共向涉嫌疲劳驾驶、红眼客车驾驶人实时拨打智能语音电话6万余次,精准提示节假日跨省长距离行驶、缺乏高速行驶经验、夜间及凌晨长时间行驶等风险较高车辆1.8万次,大雾恶劣天气提醒1.5万次。

同时,深化应用高速公路视频系统,实时解析260处重点路段视频图像,自动识别交通事故、道路拥堵、异常停车、路面抛撒物、行人闯入等异常交通事件,与视频巡查和警车巡逻互补,实现“早发现、早调度、早处置”。


上一篇:滁州市大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 12-02 ] 下一篇:滁州明光:“嘉有警花”志愿服务队用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12-10 ] 作者: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金 鑫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