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综述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南谯区创新发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打造“一站式”矛调中心,培育基层特色调解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法治宣传,多渠道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现搭建“连心谯”、化解“小矛盾”、维护“大稳定”的目标。
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南谯区整合各类解纷力量,搭建了780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要分为引导区、等候区、受理区、调解区和办公区五大功能区域。目前,中心有专职人民调解员10名,常驻工作人员8名,区级人民调解专家库20人,已形成一个“法律咨询在线、人民调解优先、仲裁诉讼分流、法律援助保障”的工作流程,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
全区共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102个,调解员548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0人,兼职人民调解员518人。全区共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劳动人事争议、信访事项、婚姻家庭、总商会、退役军人、物业、知识产权、医疗等1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12人。设立了群众接待、综合协调、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1+N”功能室,形成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接待受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咨询援助等于一体的“一站式”解纷平台。
融合“谯”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全区各地各相关单位竞相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或成立专门工作室,用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银花街道设立的“香樟树下”百姓评理说事点,坚持寻“人”而动、“点”随“人”设的理念,在一棵香樟树下倾听群众“说事”,收集矛盾纠纷事项,让辖区居民参与说事议事,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八角亭”百姓评理说事点坚持将“把法听、纠纷停、长安宁”作为工作原则,站点工作人员在这里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知识,解答辖区群众法律疑惑,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亭和美”调解工作站主要调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纠纷。去年6月20日,业主孙先生发现停在车位的车被撞坏,到物业管理公司要求调取公共视频,但是物业公司表明视频设备已坏,孙先生要求赔偿1200元,物业拒绝赔偿。孙先生找到调解员志愿者寻求帮助,志愿者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进行调解,但物业公司态度强硬不愿赔偿,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7月2日进行了第二次调解,此次双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最终业主仍未能如意,调解再次失败。7月18日,经过走访和了解,志愿者又邀请法院专业人员组织开展第三次调解,最终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强化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借助“学雷锋服务月”“国家宪法日”“江淮普法行”“禁毒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综治宣传月”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志愿者向群众宣传宪法、物权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据了解,2024年全区基层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4049件,调解成功4007件,调解成功率达98.96%;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成功2151件,调解成功率达97.95%,涉案金额3364.89万元。区司法局多次获评全市调解先进集体,1名志愿者获评“全省最美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