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队伍建设>>正文内容

140名“种子教官”传帮带

滁州公安体系化开展涉水救援培训

来源:安徽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点击数: 10

7月14日,滁州市南湖发生一起人员落水警情。处警民警辅警4人迅速响应,凭借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默契的团队配合,成功将落水女子营救上岸。事后的复盘会议上,参与救援的民警董杨深有感触:“这次救援能够顺利完成,全靠市公安局推行的涉水救援培训机制,为我们的实战救援筑牢专业根基。”

入夏以来,滁州市公安局紧盯“科学施救、安全救援”目标,系统梳理近3年典型救援案例,创新构建“理论+实训+考核”三维培训体系,分批次、分层次开展覆盖全警的水域救援专项培训,切实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应急处突能力。

“救援装备的规范穿戴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务必做到万无一失。”8月8日,在第二期涉水救援培训班上,滁州市公安局教育训练支队教官童泽阳向参训学员讲解涉水救援工作的要点。

为确保培训质效,滁州市公安局教育训练支队创新采用“以点带面”工作机制,从全市派出所、交警队等基层实战单位遴选14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小教官,分两期开展涉水救援专项培训。

培训班特邀省级水域救援领域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创新构建“理论+实操+研讨”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实战演练、案例复盘、模拟对比、警辅协同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训严格遵循“理论筑基—模拟实训—复盘提升”闭环教学流程,围绕溺水警情规范处置、复杂水域风险研判、救援现场指挥调度等3大核心模块,系统设置10余项专业化课程,全方位锻造水域救援尖兵力量。

培训结束后,140余名参训学员化身为“种子教官”,依托基层练兵角常态化训练机制,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教学、典型案例经验分享等多元化形式,将水域救援理论知识、绳结规范操作、救生衣标准穿戴等专业技能倾囊相授。

7月2日上午,明光市嘉山公园水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溺水救援“红蓝对抗”实战演练。送教教官模拟设置被困群众情绪失控、剧烈挣扎反抗等多种复杂场景,从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多维度,全面检验民警应急处突和现场救援能力。

这一“红蓝对抗”模式,正是滁州公安日常训练体系的创新举措。通过构建逼真的水域救援模拟场景,开展高强度对抗式训练,聚焦实战需求锤炼基层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每次演练结束后,教官组利用全程音视频记录,结合现场专业评判,从救援装备规范操作、人员科学调配等维度进行系统性复盘。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弱项,通过“一对一”精准指导、专项强化训练等方式,靶向施策、查漏补缺,持续提升该市警务人员水域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上一篇:心怀戒尺 手持天平[ 08-05 ] 下一篇:没有了! 作者:本报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杨文逸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