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高质效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纪实
综治中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滁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努力实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立机制,让问题“有章法解决”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滁州市在全省较早出台《滁州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清单》《滁州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运行指导手册(试行)》《滁州市常用多元解纷方式适用规程》等配套制度,通过明确任务目标、规范运行流程、优化解纷机制,有力推动综治中心建设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
定远县出台“入驻部门职责清单”“督办问责机制”等5项机制,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34件。天长市建立健全镇(街)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日报告、周调度、旬评判、月汇总”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化解小事“当日清”、一般“及时清”、大事难事“书记清”的“三清”工作机制。来安县立足风险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出台6项制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项项制度机制的设立,不仅有力保障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还有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平台,让百姓“有地方说事”
为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滁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全市各地依托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全力推进综治中心服务场所建设,并设立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专门功能区。
滁州市通过印发《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并实现县乡两级“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化解,为群众提供集中反映问题、解决诉求的专门场所,真正让百姓“有地方说事”。同时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协调行业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实行“简单事情现场办、复杂事项会商办”。
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在社会治理的高效运用方面,滁州市按照“一级建设、四级使用、横纵联动”原则,投入12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滁州市综治信息化平台。目前,已建成社会治理专题库,汇聚393.5万条实有人口、138.2万条实有房屋、49.5万家实有企业、139.6万条标准地址、10.5万路公共视频等“一标三实”数据。同时,市、县、乡三级综治视联网实现全覆盖。
滁州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工作品牌选树,架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连心谯”,厚植文化底蕴许下“儒林所愿”,打造“爱不释手”调解品牌弥合婚姻裂痕,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矩阵,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通过精心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治理品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新动力。
强队伍,让干事“有力量支撑”
今年7月,位于明光市的某公司与部分职工产生纠纷,一些职工将9万斤小麦露天堆积,仅用帆布简单覆盖,这让小麦面临严重霉变风险,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公司负责人迫不得已,立即向明光市综治中心求助,寻求小麦保全解决方案。
明光市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迅速联动属地政府、法院等多方力量形成问题解决合力。执行过程中,引入公证处全程公证,顺利将9万斤小麦过磅、检测、入库,成功转移至安全仓储场所。此次快速响应和相关后续工作,既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又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属地政府资源协调,司法机关公正裁决,公证机构公信保障……上述纠纷的妥善处置中,各类专业力量发挥重大作用,恰恰显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专业队伍协同运作是关键环节。他们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强大治理合力,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公正。
这种协同运作模式,不仅在明光市取得显著成效,也在其他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高效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全椒县组建由平安志愿者、“江淮义警”等各类人员参加的巡逻队163支,同时落实网格内防控力量“1+1+N”机制,实现每个网格1名社区民警、1名网格员、多名治安积极分子;定远县推动检察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入驻综治中心,遇到事情进行联合会商、联合调处,形成合力;中新苏滁高新区落实“3+X”微治理工作机制,统筹派出所、法院、城管等部门,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合调解机制……
在做细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全市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等工作融入网格。目前,全市拥有网格8694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282名。滁州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