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滁州长安网>>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文内容

全椒县:“一站式”解纷,筑牢平安和谐基石

来源:全椒县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点击数: 18

一份份认可背后,是一个个矛盾的圆满化解;一张张调解协议,印证着基层治理的实战效能。全椒县综治中心,正成为群众心中可信赖的“公道门”。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邻里摩擦与土地纠纷往往最棘手、最易激化。全椒县综治中心通过规范化建设,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成功将大量此类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规范化平台:构筑矛盾化解“终点站”

过去,群众遇到复杂纠纷常常面临“多头跑、反复跑”的困境。全椒县综治中心通过场所、功能、机制的全面规范化,打造了集受理、调解、仲裁、诉讼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中心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整合了物业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多个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引入行业性、专业性力量常驻或轮驻。这使得无论是困扰居民多年的“楼上楼下”问题,还是涉及根本权益的土地纠纷,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口专业的调解力量,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办成“所有事”。

2025年10月,一起因雨棚去留引发的邻里纠纷被提交至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楼上李女士因楼下固定雨棚影响晾晒,要求拆除;楼下王女士则称,安装雨棚是为应对楼上衣物滴水滴油。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持续多年,历经社区、派出所等多轮调解未果。在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室内,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采取“情理法”相结合的策略。依法定纷争,明确指出固定雨棚属于私搭乱建,依法应予拆除,为调解划定了法律底线;以情促和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谅彼此的实际难处,唤醒“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情感;溯源治根本,要求楼上住户规范晾晒行为,从源头消除矛盾再生隐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楼下限期拆除雨棚,楼上承诺杜绝不当晾晒。一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积怨,在专业调解下成功化解。

专业化队伍:打造多元调解“专家团”

规范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专业化。全椒县综治中心汇聚了来自司法、信访、特定行业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资深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形成了一支“懂政策、通法律、精业务、善调解”的多元化调解队伍。

面对不同类型的纠纷,中心能迅速调配最合适的专业力量介入,确保调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复杂的土地政策还是专业的法律条文,调解员都能精准解读、灵活运用,成为群众信得过的“法律明白人”和“贴心调解员”。

姚某某一家自1991年迁入武岗镇某村,在二轮土地承包中获得耕地。2000年,其丈夫与村民组签订了一份“到期还地”协议。如今丈夫去世,二轮承包即将到期,村民组依据协议要求收回土地,而姚某某和儿子则希望继续承包,双方僵持不下。这起跨越三十年的纠纷被移交至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处理稍有不慎便会激化矛盾。他们迅速行动,现场走访,核实证据,立即联合镇、村干部实地调查,核实土地现状、承包证件及协议真伪;精准普法,厘清权责,向村民组代表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指出“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家庭承包以“户”为单位,不因个别成员去世而失效;情感疏导,消除隔阂,向姚某某一家说明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解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消除其“被欺负”的误解。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确认姚某某农户对案涉土地的合法承包经营权继续有效。这起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土地纠纷,在法律框架内得到了圆满解决。

实效化成果:彰显基层治理“新效能”

全椒县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最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上。它成功地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战化,通过“一站式”服务减少了群众诉累,通过专业调解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成功率与满意度。

从棘手的邻里关系到根本性的土地权益,全椒县综治中心正以其规范化的运行、专业化的服务和人性化的调解,筑牢了基层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枢纽。


上一篇:南谯综治中心建强多元解纷“主阵地”[ 10-31 ] 下一篇:没有了! 作者: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