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牌”,拧紧法援“安全阀”。发挥“12348”专线作用,在琅琊区8个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开辟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优质服务”的“四优”原则,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降低援助门槛,定专人、设专岗,为涉法涉诉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受理涉及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内容涉及交通事故、校园侵权、健康权纠纷、抚养费纠纷、医疗损害、刑事辩护等。
打好“安全牌”,吹响矫正“监督哨”。开展法治文明校园创建等活动,协助学校对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帮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对辖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入户走访、社区排查达80余次,全面掌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行动轨迹等,杜绝再犯、累犯。加大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的帮扶力度,筛查确定121名帮扶对象,逐一建立台账,定期走访约谈,强化心理辅导。今年以来,共邀请律师事务所、公安派出所、监狱等来中心开展矫正教育30余场。目前,在册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已全部清零。
打好“服务牌”,担当宣教“领路人”。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持续推进“开学法治第一课”“把法治安全带回家”等制度,全区16所中小学校均配备“法治副校长”,着力构建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组织开展第六届“法润江淮 共筑美丽安徽”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共收到各类校园参赛作品96件。今年以来,利用普法网、微信公众号、学校工作群、家长群发布青少年普法资讯500余条,通过“江淮普法行”、“法律进校园”、青少年预防违反犯罪主题教育、校园文艺演出等,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120余次,其中以案释法宣讲5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3万份。(于婷婷)
主办单位:中共滁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和滁州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邮编:239000 公开(监督)电话:0550-3820106 传真:0550-3820106
Email:czshglzhb@163.com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 1440*900 以上浏览本站 皖ICP备17002914号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